30多年来,从史蒂文·斯皮尔伯格1993年执导的原版《侏罗纪公园》开始,这个系列就成为了影坛上不可忽视的存在。
虽然普遍认为,后续作品难以超越改编自迈克尔·克莱顿小说的首部电影,但整个系列依然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
截至目前,六部《侏罗纪》系列电影的全球票房总收入已突破60亿美元。基于如此辉煌的成绩,明年夏天我们将迎来该系列的最新力作——《侏罗纪世界:重生》。
这个颇具深意的片名似乎也暗示了影片肩负着为整个系列开创美好未来的重任。
在深入探讨这部新作面临的挑战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已知的信息。
首先,这并非一次彻底的重启,剧情将承接2022年《侏罗纪世界3》的后续发展,但不会有之前的角色回归。取而代之的是,由斯嘉丽·约翰逊(曾出演《黑寡妇》)领衔的全新豪华阵容,她将饰演名为佐拉·贝内特的角色。环球影业最近公布的第一个剧情梗概如下:
"《侏罗纪世界3》事件发生五年后,地球生态系统对恐龙的生存极为不利。仅存的恐龙栖息在赤道附近的孤立环境中,那里的气候与它们曾经繁衍的环境相似。在这片热带生物圈中,三种体型最庞大的生物体内蕴含着可为人类带来奇迹般救命效果的药物关键。"
环球影业还透露了一些角色描述,进一步揭示:"当佐拉的行动与一个因水生恐龙袭击而遭遇船难的平民家庭相遇时,他们发现自己被困在一个岛上,面对着一个数十年来一直隐藏于世的令人震惊的邪恶发现。"
这些信息比主要剧情梗概更加引人入胜,同时也暗示这部电影可能会朝着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这正是在《侏罗纪世界》三部曲之后所必需的。
《侏罗纪世界》三部曲带来的难题
在继续探讨之前,我想先坦白一点:《侏罗纪公园》是我最喜欢的电影。我会誓死捍卫《失落的世界》,而对于《侏罗纪公园3》,我常开玩笑说它是我看过最多遍的"烂片"。
我也非常喜欢2015年的《侏罗纪世界》。这意味着我并非只钟情于第一部电影的愤世嫉俗者。话虽如此,《侏罗纪世界2》对我来说充其量只能算是褒贬参半,这还是宽松的评价。
而我最大的不满则在于《侏罗纪世界3》没有很好地延续《侏罗纪世界2》所铺垫的内容。
2022年的《侏罗纪世界3》原本承诺展现恐龙与人类共存的世界图景。《侏罗纪世界2》中努布拉岛的毁灭似乎已经为故事指明了唯一的发展方向。
然而,这部电影却再次将大量恐龙局限在一个孤立区域,转而聚焦于巨型蝗虫的威胁。撇开这些不谈,最关键的是,系列最后两部电影将故事规模扩大到了一个几乎无法继续的地步。在努布拉岛被炸毁,恐龙遍布全球之后,我们还能如何推进剧情?如何将这个已经释放的"精灵"重新装回瓶中?
从现在开始,答案显然不能是"继续扩大规模"。尽管我无法将《侏罗纪公园3》评价为一部优秀的电影,但回过头来看,它之所以还能成立,部分原因在于它是一个包含精彩恐龙动作场面的自成一体的冒险故事。
如果这个系列要持续发展、不断扩张,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内容。甚至连山姆·尼尔近年来对《侏罗纪公园3》的态度都有所改观,这或许能说明些问题。这部电影确实有其可取之处,也有一批忠实的拥护者!
应该重返"公园",告别"世界"
值得欣慰的是,执导过《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和《哥斯拉》的加雷斯·爱德华兹导演似乎理解了适度收缩规模的必要性。根据已公布的剧情梗概,《侏罗纪世界:重生》将围绕这种可以治愈疾病的药物展开,赋予故事意义深远的赌注。
同时,影片也为缩小恐龙问题的全球影响找到了合理的解释。这些生物如今将主要存在于孤立的区域。再加上有关遭遇海难的家庭的副线剧情,我们不难看出这部电影很可能会选择退而求其次,而非继续追求"更大就是更好"的理念。
我们很容易忘记,没有哪个系列是大到不会失败的。以《变形金刚》系列为例。这个系列曾经是票房的代名词,直到迈克尔·贝执导的《最后的骑士》上映。这部影片在2.17亿美元的巨额预算下,全球票房仅为6.02亿美元,比前作《绝迹重生》减少了40%以上。
诚然,《侏罗纪世界3》尽管口碑不佳,仍然突破了10亿美元的全球票房,但它是三部曲中票房最低的一部,也让许多观众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观众可能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无条件地买账了。
在这种情况下,尝试一些不同的东西变得至关重要。这几乎必然意味着在某些方面要适度缩小规模。这也可能意味着环球影业可以控制预算,避免膨胀到难以承受的地步。
更重要的是,如果制片厂能够让这些新电影更多地回归"公园"而非"世界"的概念,它将为这个系列打开更多可能性,使其能够在未来多年里持续发展。
但要实现这一点,决策者们必须适度收敛,否则他们可能会眼睁睁地看着这个系列走向灭绝。
《侏罗纪世界:重生》目前定于2025年7月2日在全球影院上映。这部电影不仅承载着重振系列的重任,更肩负着为这个深受全球观众喜爱的恐龙世界开启新纪元的使命。我们期待它能够在保留系列精髓的同时,为观众带来全新的惊喜与震撼。